安溪频道

茶在感德香,斗茶“潮”出新花样

2025-10-10 09:10:11来源:安溪报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吴梅珍)9月29日,中国茶都广场茶香四溢、人声鼎沸,一场融合传统斗茶技艺与国潮元素的“茶在感德香”斗茶会芬芳举办。作为2025年泉州茶文旅消费季“品秋香 安溪斗茶乐翻天”核心配套活动之一,首场斗茶会对决,吸引了众多茶农、茶商及茶文化爱好者齐聚,共赴一场舌尖上的茶界较量。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开场舞《茗趣》以灵动的茶舞再现采茶、制茶场景,拉开了斗茶序幕。按照活动规则,现场嘉宾被分为25桌,每桌独立审评5个茶样,按品质高低排序填写《茶样排名表》,每桌推选出1名代表晋级第二轮。

“我以前常参加茶王赛,但这种国潮风格的斗茶会还是头一回体验。”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德杨厝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木才难掩兴奋,“斗茶不仅是比高低,更给我们茶农、茶友搭建交流平台,能取长补短,学到不少茶园管理和制茶技艺经验,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首轮斗茶落幕,国家级非遗传承故事随即开讲。中国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福建省“最美农民”陈两固走上舞台,以一口地道的闽南话讲述他与安溪铁观音的数十年情缘,展现非遗技艺在他个人身上的传承,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传统制茶工艺的魅力。

随后,感德镇现场发布国庆中秋“一日茶师”体验活动——游客可跟着制茶大师学摇青、炒茶、包揉,亲手封装专属茶叶。“太合适带孩子来了!”游客王恩琪听完介绍眼睛一亮,当即和家人敲定行程,“平时孩子只知道茶在杯子里,这次要让他亲手摸一摸鲜茶叶,知道‘观音韵’是怎么来的。”

第二轮斗茶将氛围推向高潮。25位晋级嘉宾重新分成3桌展开次轮比拼,他们需对8款优质茶样进行排序审评,竞争更为激烈。

台下斗茶正酣,舞台上中国制茶大师吴光研登台分享制茶心得。“做好一泡好茶,要坚守‘四优’匠心——优源、优管、优制、优价。”吴光研说,自己会亲自把关每一个制茶环节,确保茶叶品质稳定。分享完后,吴光研现场出题互动,为答对的游客送上新制秋茶,引得阵阵欢呼。

活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属颁奖典礼。第二轮斗茶结束,脱颖而出的“茶状元”林丽真、“茶榜眼”王先生与苏进林等10位获奖者依次登台,在热烈掌声中接过荣誉;紧接着,“茶王”章文财、“茶状元”林丽真胸戴大红花,在锣鼓队、观众的簇拥下穿行广场,两人频频举手向围观群众致意,不少人举着手机追拍,甚至挤到前排与“茶王”“茶状元”合影留念。人群中不时有人欢呼,欢声笑语与锣鼓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茶在感德香’,香的是安溪铁观音的鲜、香、活、甘,香的是这片土地的滋养,香的是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坚守。”巡街途中,林丽真坦言,“我们这代人要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把这份观音韵传承下去,让每一泡茶都能诉说感德的风土故事。”

“太震撼了!没想到斗茶活动还能这么潮!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斗茶活动,彻底改变了我对安溪铁观音的认知。”来自江西的游客张先生举着手机拍个不停,手机里存满了斗茶、巡街的视频,“这次回去,要多买些‘茶王级’铁观音送给朋友,让他们也尝尝这份‘观音韵’。”

“茶王”巡街的锣鼓渐远,中国茶都广场的茶香却愈发浓郁。这场传统与国潮碰撞的斗茶会,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安溪铁观音这一片叶子,以“潮”的姿态,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世界的“中国味道”。

据悉,本次国潮斗茶会持续至10月3日,除首站感德外,芦田、西坪、龙涓、祥华等4个乡镇陆续登场。各乡镇也结合斗茶推出文旅大礼包——特色旅游线路、消费券、茶庄园体验等,邀全国茶友“循着茶香来安溪”,在茶山茶海间触摸安溪铁观音的活态传承。

【责任编辑:李丽旋】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