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监局: “监管+服务”助推企业焕发新生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章桂林 通讯员白振福)“在县市监部门的帮助下,如今公司面线的产销是以前小作坊时期的8倍以上!”日前,龙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丽珍说。
蓬莱镇龙居村,有一种承载“长寿面”文化寓意的传统农村食品——龙居面线,因美好的寓意成为当地广受欢迎的农村非遗食品。但囿于家庭作坊的局限——场地狭小、设备简陋、产能不足,这份“舌尖上的非遗”一度面临食品安全隐忧与发展瓶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在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中,蓬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聚焦传统特色食品的“痛点”,以龙居面线为试点,量身定制“破瓶颈、精准帮、提质效”三步走精准帮扶体系,助力安溪龙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实现华丽转身—从隐匿于古厝的传统作坊,跃升为拥有SC认证的现代化企业,并成功申报县级非遗。
蓬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所依据面线独特发酵工艺对气候(海拔300-500米、湿度65%-75%、昼夜温差8℃以上)的苛刻要求,科学指导安溪龙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选址。经与蓬莱镇政府多方协调,最终将闲置的原上智小学300平方米校舍,改造为标准生产车间,并同步规划出1000平方米的阳光晾晒场。新“家”落成,不仅彻底告别了“看天脸色”的被动,更完美守护了那份“阳光与时间”赋予的非遗风味。
与此同时,蓬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依据《食品安全法》及非遗生产标准,为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与精准“诊疗”。帮助企业建立动态更新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核心原料面粉、食盐实行“双检制”,筑牢质量第一关;助推企业推行人流物流严格分离,关键功能区物理隔离,打造“自然晾晒+可控干燥”双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人为误差;引导企业对照省级追溯系统要求,构建电子化追溯体系,实现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厂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不仅如此,蓬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还组织企业深入学习《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通过“案例剖析+实战演练”,指导企业建立风险清单、制定管控措施,增强全流程质量把控本领。针对面线“十八道工序七十二时辰”的古法特性,创新采用“现场教学+跟岗实训”模式,确保老师傅的绝活能在标准化流程中得以精准传承。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安溪龙魁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功通过SC认证审核,筹备申报泉州市2026年度泉州市观光工厂项目。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高剑平表示,通过“监管+服务”双轮驱动,实现了“安全+发展”的双赢目标,让千年面线在规范发展中焕发新生,成为惠及民生的幸福线、传承文化的非遗线、振兴乡村的致富线。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