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从“跟跑”到“领跑”,茶机械跑出“智造”加速度

2025-09-19 09:20:33来源:安溪报

在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链板式烘干机、旋转式烘焙提香机、液化气杀青机等一台台搭载“智能+节能”技术的新型茶叶机械正加紧调试,即将发往全国各大茶产区。

作为国内茶叶机械领域的“隐形冠军”,这家扎根茶乡的“智”造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标准引领为支撑,在茶机械“智造”赛道上加速突围,持续领跑茶机械细分市场,成为传统茶产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推手。 (融媒体记者章艺涵)

“智能+节能”双轮驱动 生产效能再跃升

从传统烘干机到智能化乌龙茶做青机,从单台设备到整条自动化生产线,佳友机械的研发始终紧扣“智能”与“节能”两大核心。

在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建项目现场,一幢集研发、管控于一体的数字化大楼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将落地茶叶机械运营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从研发设计到售后运维的全流程数据贯通。”技术总监陈加友指着规划图介绍,通过与中国联通泉州分公司合作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设备运行数据可实时回传至云端,为工艺优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生产端的高端装备升级同样亮眼。佳友机械研发主任郭光候介绍,公司计划引入激光切割机、钣金折弯机、数控机床等高端生产设备,投用后将新增年产1000台智能化茶叶单机及5套智能化加工生产线的能力。“以激光切割机为例,其精度可达0.01毫米,较传统工艺效率提升40%,材料损耗降低15%。”郭光候给记者算了笔“技术账”。

技术突破的成果,已转化为硬核市场竞争力。目前,佳友机械年产茶叶机械5000多台套,推出智能化揉捻机、节能型烘焙机等创新产品,其中“茶叶烘焙机”“红茶发酵机”全国市场份额均居首位;2024年,乌龙茶自动化生产线、茶叶揉捻机入选“专利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金量再获权威认证。

“产学研用”协同发力 创新动能更强劲

如果说“智能+节能”是技术路线,那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则是佳友机械的核心支撑。

佳友机械与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形成“需求对接—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截至目前,公司已参与5项省部级研发项目,斩获省级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累计申请及授权专利超百项(含发明专利9项),并获福建省专利三等奖。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佳友机械实施“引育留用”一体化战略:一方面“引进来”,柔性引进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马进中教授,组建专家工作站;另一方面“育起来”,通过内部培训、项目实战锤炼团队,培育出“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加友、“安溪工匠”“安溪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英勇等技术骨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创新梯队。

标准是行业的“通用语言”,更是佳友机械巩固市场地位的“护城河”。近年来,公司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15项,覆盖设计、制造、检验全流程。“这些标准不仅规范茶机械生产,更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陈加友表示。

如今的佳友机械,以“智能茶科技”为核心,业务已延伸至果蔬烘干、食品机械领域,市场版图持续扩大。“佳友”商标获评“福建省著名商标”,企业先后斩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等荣誉,并建有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福建省茶叶加工机械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一带一路”共建实验室、泉州市乌龙茶初制生产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平台。

从“跟跑”到“领跑”,佳友机械的蜕变正是我县茶机械产业跨越的缩影。“我们将继续扎根安溪茶产业沃土,以‘守正创新’为底色,用更智能的设备、更高效的服务,为茶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陈加友表示,随着新建基地的投用,佳友机械将稳步迈向“茶智能装备领军企业”目标。

【责任编辑:李丽旋】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