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运动员加持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黄梁山)傍晚,华灯初上。位于城区永安路的羽林汇运动馆早已一片喧闹,球拍挥击声、球鞋摩擦声与学员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场馆涌动着蓬勃活力。
近年来,羽毛球这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安溪迎来热度“狂飙”。从场地设施持续扩容到赛事活动遍地开花,参与人群不断壮大,安溪羽毛球运动正从“小众爱好”迈入“大众参与”的新阶段。而羽林汇运动馆的投用,正是我县羽毛球设施升级的生动缩影。除了羽林汇,目前投用的羽毛球馆还有位于城厢镇古山村的悦兴及地处城区永安路的翔锐等。
作为民生实事项目,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运动设施建设,一批商业性、公益性专业羽毛球场馆相继落地。这不仅为羽毛球运动开展提供硬件支撑,也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运动场地,实实在在激活了全民健身热情。
走进羽林汇运动馆,14片专业场地已满负荷运转。靠窗场地上,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许雅雯正带着10名小学员反复练习发球。
“大家看,发球时引拍转体,球拍从后向前、从右到左挥至左肩膀,借腰部和手臂鞭甩发力击球。”场地上,许雅雯一遍遍“抠动作”,从挥拍姿势到出球弧线、落点,力求学员每个细节都规范到位。
这位县羽毛球协会引进的专业人才,曾获LYB全球业余羽毛球赛混双冠军、中国中学生锦标赛团体亚军等荣誉。在教学中,许雅雯格外重视基本功:“基本功就像建筑基石,只有练扎实,才能在羽毛球道路上走得更远,学员进来第一步就是打牢基础。”
不远处另一块场地,国家二级羽毛球运动员郑文浩正对着战术板上的红色箭头,给学员讲解步法要领:“启动步要压低重心,两腿积极移动,别拖着脚。”
郑文浩有着多年的执教经验,深谙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培养规律与技术提升要点。“小宇反手发力偏软,明天加强练习对墙抽球;小雅脚步有点乱,再多练练移动步伐……”休息间隙,郑文浩从包里掏出笔记本,一笔一画记下每个学员的技术弱点。
“羽毛球需手脚配合,每个学员问题各不一样。用本子记录下来,才能精准抓住短板、对症教学。”教学中,郑文浩总是花足心思观察学员,“只有摸清学员特点,才能规范教学、因材施教。”
硬件“加码”为运动“提质”筑牢根基,而软件“升级”则精准破解了“专业人才荒”。为打破“重普及、轻专业”的瓶颈,安溪羽协主动“引才”,邀请国家级运动员驻场执教,推动羽毛球运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迈进。
“我县羽毛球起步晚、底子薄,专业从业者稀缺,青少年梯队建设和大众赛事体系都有短板。”县羽毛球协会会长黄斌毅坦言,尽管近年靠赛事推广积累了群众基础,但要实现从“会打”到“打好”的跨越,必须在专业教练引进、标准化训练体系搭建上下功夫。
“此次专业运动员的驻场,正是瞄准安溪羽毛球发展的现实需求。”黄斌毅认为,国家级运动员的到来,不仅能直接拉高竞技水平,更能通过技术辐射与经验传承,推动全县羽毛球运动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型,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
谈及未来发展,郑文浩表示,协会将结合安溪本土实际,从青少年梯队建设、成年选手竞技提升、基层教练培训三个维度同步发力,助力构建科学系统的羽毛球人才培养体系,让这项运动在茶乡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