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怒放的盛夏

2025-08-29 08:56:34来源:安溪报

刘玮祥

夏日的阳光是炽热的,还有些毒辣,但这是万物生长最关键和必经的季节,鲜花为之盛开,水果迎来成熟季,学娃们也陆续开启收获。

记得1994年5月底的周三中午,一场意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个年代,生活在农村的我们大部分家境贫穷,自耕自给的粮食是没有办法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售卖茶叶、家禽是增加收入最便捷的方式。家里兄弟姐妹5个,我排行老大,书念得不错,上完村小,仅12周岁就到6公里开外的另一个村办中学寄宿,三十几个人睡一个大房间,自带咸菜(萝卜或腌制盖菜)配着蒸饭,成了寄宿生最通用的生活方式。菜一定要咸要炒干,不然三四天后,菜罐里就可见白白的一层细绒毛,有时还会发出酸臭味。可能是太饿了,或者是对这味道不太敏感,带到学校的咸菜大部分还是进了我的肚子里。冬季带份新鲜青菜,可谓加餐。

5月初,正是安溪铁观音春茶上市的季节,母亲带着弟弟妹妹连续采摘了几天,请堂亲帮忙加工烘焙后,拿到集市上销售,换来了百八十元。母亲挂念正上初三的我,天未亮就跑到村里的猪肉铺等候,精心挑选了一斤瘦肉(3元左右),切成小方块,装在塑料袋里,和着前几天刚从婚宴现场拿回来的两粒糖果揣进口袋。她顾不上早饭,就快步走到我的中学。母亲到学校,我们刚参加完早读。母亲的到来,我一开始是惊讶的,害怕家里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看到母亲抖动塑料袋里的瘦肉,我瞬间跳了起来,太久没吃到肉了。

中午,我从学校食堂借来一个铝制小汤盆,就着学校厨房煤炉煮起了瘦肉片汤,闻着徐徐飘来的土猪肉味,激动不已,恨不得马上把整盆鲜美的肉片汤倒进肚里。我迫不及待地端着滚烫的肉汤往宿舍走去,“嘣”的一声,“哇”的哭声紧跟其后。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飞奔进食堂,可能是没注意到低头走路的我,两人撞了个满怀。肉没吃上,我的脸却被滚汤烫得通红,水泡缓缓起来。这一刻,我的世界暗淡了下来,距离中考仅剩15天。

没有意外,原本可以考上县城中学的我以0.5分之差落榜了。因为身高不足1.5米,那个年代最流行包分配的师范学校,也把我拒之门外。乡镇高中成了我唯一的归属。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属侨办完中,也曾辉煌,但地理位置偏僻,曾经多年高考“剃光头”。记得报到时,刚从师专毕业分配来的班主任谢老师摸着我的小脑袋,打趣地说:“这个小朋友也要上高中啦?”班级第一排中间第一桌,成为我三年最固定的位置。天没亮,我就在晨曦中或路灯下与文字共舞,深夜是教室灯光的免费“节能师”,年段前三名也是我最固定的排名。

没有意外,那年高考,我成了这所乡镇高中唯一通过本校学习考上大学的。记得放榜那天,我还在田里割稻谷,稻叶飞舞着在我的大腿上雕刻着岁月,小飞虫不厌其烦地诉说着与稻子的别离。四叔公家的电话铃声打断了田间劳作的节奏,谢老师来电说,我被录取了。我成了族亲里第一个大学生。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我随后对着空旷的田野发出最响亮的吼叫。族亲们奔走相告,相互庆祝,洋溢着喜悦,这份期许已经等待太久了。随后几年,家里陆续走出了几名大学生。

没有意外,我顺利地从大学校园走了出来。在盛夏与柔秋交替的季节,我选择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道路,放弃了优越的银行岗位,带着儿时的梦想走进了军营,在投笔与握枪中转换,在田野、厂房与空调房中思索轮转,工作岗位也从基层乡镇向县直、省城部门调转,但那颗追求梦想、静待花开的恒毅之心从未改变。

今年,妹妹的孩子参加完高考,上了本科线,但未能录取到意向学校,想复读,来找我商量。看着孩子沮丧又无奈的面容,我温和地劝说:“雨过必会天晴,天晴自会雨来;只要梦想还在,这个夏天没有盛开,下一个夏天必将怒放。”

【责任编辑:李丽旋】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