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三净: 环保“小巨人” 点“污”成“净”化清流
在广袤的茶乡大地上,时常可见一座座被绿意环抱的污水处理站。它们如同环境的守护者,静静地处理着每一滴流经的污水,让清澈与生机在这片土地上循环不息。
点“污”成“净”的绿色魔法背后,离不开中科三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这家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国家级光环的企业,用14年时间从环保赛道的“新兵”,成长为分散式污水治理领域的“隐形冠军”,产品扎根国内十余省,远销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为上千家政企单位破解了治污难题。 (融媒体记者黄梁山 实习生王培荣)
建管并重 破解乡村治污难题
在城厢镇玉田村,连片的田垄间藏着个特殊的“守护者”,若非入口处那块金属铭牌,很难想象这片绿意环绕的角落,竟是一座日处理400吨生活污水的“净化驿站”。
栅栏之下,村民家中的洗涤水、粪便污水正沿着管网悄然汇入,完成一场从浑浊到清澈的“蜕变之旅”。
“这是我们为玉田村量身打造的生活污水处理驿站,村里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经设备层层处理,最终要么达标排入河道,要么回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二次循环利用。”中科三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廖荣东指着运转中的设备介绍,污水在这里完成沉淀、生化反应、过滤等工序,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这样的乡村污水治理模式,正是中科三净深耕十年的“拿手好戏”。公司总经理潘碧锋回忆,2016年前后,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渐起,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市场需求突然爆发。彼时以废气治理为核心业务的中科三净敏锐察觉到,农村污水点多面广、成分复杂,亟须定制化解决方案。
“不同于城市集中式管网,农村污水治理不能搞‘一刀切’。”潘碧锋说,农村污水量小且分散,为了找到合适的治污方法,公司开始转型,组织团队深入乡村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不同地区的污水特点,开始切入污水治理领域。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他们量身定制了“一户一解决、一村一处理、一镇一规划”三大技术路线,研发出三净罐、三净槽1.0/2.0、三净转盘等四款核心产品,精准适配不同场景,确保公司在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领域的竞争力。
农村治污常遇“重建设、轻管理”的痛点,潘碧锋却从中看到了服务升级的契机。“三分建,七分管,我们要做‘建管一体’的服务商。”中科三净采用“5G互联网运营管理平台+现场管理”的模式,实现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搭配现场管理快速响应突发问题,运维效率大幅提升。仅在安溪,就为200多个污水处理站提供专业服务。
如今,中科三净的产品已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落地应用,运维服务也同步覆盖,总运维处理站点达1899座,配套泵站186座,这些藏在乡村角落的“隐形卫士”,已然成为支撑各地农村污水治理、守护清水绿岸的重要力量。
创新赋能 硬核智造领跑行业
走进中科三净的智造车间,贴着专属编号的污水处理装备整齐排列,这些以高性能再生复合材料打造的设备,即将奔赴全国各地。
这些看似寻常的设备,却出身“名门”——源自“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科研成果,由中科三净联合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攻关,专为破解固废资源化二次污染难题研发而成。
“玉田村的污水处理设备就是同款,能耗较常规工艺降低20%,剩余污泥量减少50%。”生产部负责人潘振林介绍。
凭借硬核实力,该装备先后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和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生态环境治理设备(产品)及生态环境科研成果》,并斩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证书奖”,成为行业公认的“优等生”。
“核心竞争力在于材料与设计的双重突破。”公司技术负责人吴培言揭秘,装备采用改性PPH材料实现性能全面升级,造价较普通PPH材料节省25%,简支梁冲击强度提升30%,热变形温度及弯曲模量提高10%,其防腐性能更是精准适配农村复杂环境。
同时,通过空间优化与智能化管理运维设计,该装备既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又提升运行便捷性与稳定性,完美贴合农村场景需求,上市即获业界广泛认可。
从转型起步到成长为引领行业标准的“小巨人”,持续创新是中科三净的成功秘诀。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拥有专利 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有16项;建成“泉州市环保生物转盘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评泉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工业设计中心……这些创新平台,已成为其突破技术瓶颈、加速成果转化的动力“引擎”。
“守护绿水青山,得靠技术硬实力。”潘碧锋表示,中科三净将继续加码科研投入,深耕环保细分领域,以差异化创新领跑行业,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与解决方案,让“污水变清流”的故事在更多乡村上演。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