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城社区:楼栋微公约“约”起新风尚
本报讯 (记者章桂林)“环境整洁,公共楼道畅通,垃圾袋装,严禁高抛;邻里和睦,互相体谅、团结友爱……”近日,记者走进茗城社区海峡茗城小区,几栋居民楼入口处张贴的“楼栋微公约”引人注目。
近年来,茗城社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激发小区居民自治活力,通过制定“楼栋微公约”,让居民自设“框框”管自己,并通过每个人的实际行动,让小区更有“家”的感觉。
“楼栋微公约”是楼栋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健全和创新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形式。“‘楼栋微公约’是通过‘730议事厅’商讨制定的,涵盖‘环境整洁’‘邻里和睦’‘党员先行’等内容,公约中很少用‘禁止’一类语言,是为了不让居民对公约反感,而是当成一种习惯。”茗城社区党委书记谢再添说。
谢再添告诉记者,为更好发挥“楼栋微公约”作用,社区组建了由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党员楼长、志愿者等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对小区、楼栋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730议事厅”协商解决,居民们的主动参与将有形的要求转化为无形的自觉行动,让“陌邻”变成“睦邻”。
“今年以来社区的变化太大了,楼栋的环境‘靓’了,楼道‘宽’了,邻居们的文明意识也提升了。”海峡茗城小区居民王阿姨从市场买菜回家后,习惯性地拿起扫帚清扫门口和包干区域,“楼道的卫生需要人人参与,美好的环境才能家家受益”。
楼栋虽小,却是展现社区及居民精神风貌的场所。谢再添表示,为了让“楼栋微公约”从纸面上的文字真正走进居民生活,社区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积极履职好楼长”“文明楼栋”等评比活动,激发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形成学习身边榜样、争做先进典型的良好风尚。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