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德岭西:巧念食用菌发展“致富经”
本报讯 (记者章艺涵)日前,走进感德镇岭西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排排菌棒整齐码放在多层架上,部分菌包开口处已探出灰褐色的秀珍菇与黝黑的木耳,宛如一朵朵破土而出的“致富花”。工人们正穿梭其间,将新一批菌棒搬上架,为下一轮丰收作准备。
岭西村坐落在感德镇西北部,平均海拔1000多米。这里夏季平均气温较平原低5℃~7℃,昼夜温差大且湿度适宜,是食用菌生长的天然“空调房”。
“这里夏季完全不用制冷设备,菌棒感染率比平原低,出菇周期长,长出的菇肉厚实、口感脆嫩!”来自龙岩漳平的食用菌种植能手林秋宝,一眼相中了这片“云中宝地”。他以个人承包形式租下村里700余平方米的闲置番茄种植园,改建成现代化的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基地。
有了种植基地,林秋宝将漳平成熟的菌种技术与岭西的自然条件深度融合。在基地里,从菌棒灭菌、接种到温湿度调控,林秋宝全程采用标准化精细管理。目前,基地引入57000余根菌棒,主要培育秀珍菇与木耳两大品种。“在菌种优良、培育条件适宜、管理到位的情况下,一根菌棒通常可以产出1千克左右鲜菇。”林秋宝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有成熟的产销经验。
基地的创新之处,在于“龙岩菌种+安溪基地”的跨区域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缩短了菌种运输距离,既降低近三成运输成本,又能保障菌种活性,让菌菇在“千米云端”也能稳健生长。
凭借高海拔的“天然空调”优势,基地成功实现反季节食用菌的稳定种植,精准填补夏季鲜菇市场的空档期。林秋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食用菌批发价稳定在每千克6至8元,基地约5万千克的产量,预计总产值将突破40万元。
林秋宝介绍,目前,基地产品主要销往安溪本地及泉州、厦门等批发市场,尚处于“以产定销”的初期阶段。下一步,将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化探索菌类产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种植模式;另一方面进一步开辟销售渠道,主攻市场拓展。
“待种植模式成熟稳定后,我们将加快规模化推广,目标是辐射周边村落,带动附近村民一起干。”对于反季节食用菌的种植,林秋宝信心满满,“早日开拓更大的市场,让这‘小菌菇’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