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学子暑期“归巢” 青春动能激荡茶乡
本报讯 (记者陈和俐 实习生陈景琳)盛夏安溪,热浪滚滚,却挡不住游子归乡的热忱。“七彩课堂”、乡村支教、“扬帆计划”……这个暑假,3000余名安溪籍学子响应团县委号召,从全国各地“归巢”,用青春的脚步丈量故土,用智慧与汗水服务桑梓,为茶乡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志愿服务 当起茶乡孩子的“小老师”
在参内镇湾美社区的“党建+”邻里中心内,传出琅琅书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该社区返乡大学生们正在开展暑期“七彩课堂”夏令营活动。作为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学子,他们利用暑假回到“家门口”,义务当起“小老师”。
20余名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不同年级的孩子,在大学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不仅完成了假期作业,更在寓教于乐中收获知识。“我们从课业辅导延伸至‘非遗’簪花、播音主持、手工制作,再到爱国情怀培育与美术启蒙。电影放映、户外运动等活动穿插其中,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世界。”大学生“老师”林娜清说。
“我学到很多禁毒和法律知识,老师们不仅和我们一起做手工还辅导我的暑假作业,我很喜欢这个夏令营。”湾美社区的小朋友刘曼妮激动地说。
据了解,2025年社区“七彩课堂”夏令营活动由县委人才办、团县委、县委社会工作部主办,在凤城镇、城厢镇、参内镇的13个社区开展。今年暑期,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化身小老师和“孩子王”,通过定制化课程设计与沉浸式陪伴,为近400名社区儿童构建多元教育场景,带去充实而欢乐的暑期陪伴,展现志愿服务对基层教育的赋能。
在乡村,另一股青春暖流也在涌动。大学生成长促进会、“教育改变安溪”等志愿服务队的支教队伍,深入蓝田、虎邱、蓬莱等乡镇开展活动。
在蓬莱中心学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了手工创作、趣味运动与科普课堂等多元活动,创意与温情共存的“陪伴式教育”给无数留守儿童带来温暖和希望。
“暑期支教充实而有意义,从忐忑到从容,我收获良多。这次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乡村的温度,也明白了青年力量汇聚的意义。”安溪大学生成长促进会暑期支教蓬莱分队领队李思婷告诉记者。
据了解,“教育改变安溪”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成长促进会志愿服务队的青年们,连续7年到我县偏远乡村开展公益支教活动,这些大学生朋友带着热忱而来,为孩子们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这份满载爱心的知识暖流永远在社区里流淌传递。
投身实践 感受家乡高质量发展脉搏
“归巢”不仅是服务,更是感知。学子们深入家乡肌理,在行走中触摸发展脉动,厚植乡情纽带。
“李光地‘急公尚义、清正廉洁’的家风,至今仍是家乡人才培养的精神坐标……”近日,一场“青雁回安·凤鸣于溪”茶乡学子暑期园区行活动在湖头成功举行。30名安溪籍大学生通过文化探寻、企业走访、职业对话等环节,沉浸式感受家乡产业升级,搭建起返家乡就业创业的桥梁。
“没想到家乡小镇藏着全球领先的光电技术!”走访了晶安光电、天电光电、中科生物三家龙头企业,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李建伟在参观后坦言,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让他重新审视家乡的产业格局。
“从博物馆的精神传承,到园区的创新力量,再到人才政策的温情召唤,这次行程让‘青雁回安’不再是口号,而是充满吸引力的未来选项。”吉林师范大学学生王艳说道。据了解,今年暑假,我县共吸引600余名省内外大学生到安交流调研。
“扬帆计划”则为学子们提供了投身实践、贡献才智的广阔平台。在县融媒体中心纸媒部实习的武汉大学大一学生王培荣说:“实习不仅让我掌握了新闻编写技能,更激发了对工作方法的深入思考。”今年是安溪实施“扬帆计划”的第6年,累计提供实习岗位17800多个,吸引4000多名大学生参与。2025年,平台共发布岗位3183个,吸引投递4256人次,确认实习超800人。近年来,安溪不断丰富“扬帆计划”内涵,引导青年将论文写在茶乡大地上。
此外,安溪还建立在外乡贤人才数据库、优化完善“智汇安溪”小程序平台、打造安溪共青团IP“小安”“小溪”、评选认定一批“扬帆之星”和实习基地等。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每位安溪少年家都是茶乡代言人。”团县委书记陈志刚表示,团县委立足茶乡地域特色,畅通安溪籍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机制,致力于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聚焦青年成长需求,鼓励引导广大安溪学子秉持“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火热实践中激荡青春动能,共同描绘茶乡更加美好的未来蓝图。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