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观”串起茶叶原乡美丽乡村链
本报讯 (记者章桂林)近日,走进西坪镇南岩村,只见村民房前屋后空闲位置都被竹子栅栏围了起来,里面种着空心菜、香菜等时令蔬菜,绿油油的煞是喜人。
南岩村村民王大爷正在家门口的小菜园里浇水,自从改造了小菜园以后,他每天乐此不疲。“以前房前屋后空地上杂草丛生,现在把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不仅环境变好了,还可以随时吃上新鲜蔬菜,很开心。”王大爷说。
南岩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源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来,村两委深入摸排村庄资源禀赋与难点痛点,以泰山楼等古建筑为核心,对标“五个美丽”创建蓝图,制定“一核多点、串珠成链”的整村微改造规划,遵循“整体规划、分项落实、突出特色”原则,分步实施,避免大拆大建,为美丽乡村建设“画龙点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发展,也要美环境。今年以来,西坪镇深化拓展“五个美丽”整村打造工作,立足辖区南岩村国家级传统村落资源禀赋,以“梳”为纲,以“微”为术,以“活”为魂,通过“绣花功夫”重塑古村肌理,焕发乡村新活力。
西坪镇党委书记叶展峰介绍,该镇一直将“五个美丽”建设工作作为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始终紧扣“整体规划”目标,多元协同提升。修复古建重拾历史温度;整治环境优化生活空间;盘活闲置地满足现代需求;美化生产角落兼顾实用与美观,让乡村“微景观”改造既增“颜值”更提“价值”,推动乡村向美丽生活与经济嬗变。截至目前,新改造小型停车场、小公园、乡村漫道各1处。
与此同时,在乡村“微景观”改造过程中,西坪镇尊重自然规律,杜绝挖湖造景,最大限度保留乡土肌理、村落原生风貌,降低成本。巧用本地石材、竹木、旧物件等,由能工巧匠主导,将废弃荒地、杂乱边角转化为石阶小径、花台景致、规整菜园以及生态停车场,赋能微景观与公共空间提升。
不仅如此,西坪镇还践行“村民是乡村建设主角”理念,通过村民议事会凝聚共识,引导村民投工投劳,自主对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建立常态化机制,将“五个美丽”建设融入日常维护,激发内生动力,确保成果可持续,扩大“五个美丽”整村打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如今,南岩村、尧阳村等村庄各具特色的“微景观”已成为西坪镇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谈及未来,叶展峰表示,将以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奋斗目标,从细微之处入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造更多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典范,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