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头“状元红”荔枝 搭上产业发展快车
本报讯 (记者李艳伟)又是一年荔枝红,七月湖头荔满园。7日,一场以“相府地 状元红”为主题的第四届荔枝文化月活动,在湖头镇横山村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荔枝盛宴,还是一份推动“农特产品+协会+电商+物流”深度融合的亮眼助农答卷,为湖头荔枝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寓意与品质深受群众喜欢
高大的荔枝树上,星星点点的红色荔枝果实挂满树枝,这些荔枝成为大众盛夏消暑佳品。活动中,领导嘉宾共同按下按钮,正式启动湖头镇第四届荔枝文化月活动,并举行荔枝菜品评比颁奖仪式,荔枝冰糖葫芦、黄金荔枝虾、荔枝银耳羹等各道创意荔枝菜品一一展示,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我是从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这个活动,今天就慕名而来了。湖头的‘状元红’荔枝真的很好吃。还有一些用荔枝做的小吃,味道也不错。”游客王女士直呼大饱口福。据悉,荔枝作为湖头镇的传统特产,从明清时期就被列为贡品,“状元红”荔枝优良的品质,加上其寓意“状元及第”的内涵,深受百姓喜爱,成为当地文化的象征。
在横山村,北大学子李芯缘老屋后院的“状元红”也撩拨着她的拳拳思乡之情。在“状元红”陪伴下长大的李芯缘,荔枝的清甜是她童年最深刻的味觉记忆,古荔树的年轮里刻着她成长的足迹。从横山到燕园,她带着故土的滋养奔赴远方,又怀着对家乡的深情回望来路。“荔枝树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为我带来纯粹的欢愉。”李芯缘说,家中长辈总是告诉她,当年李光地相府每有宴席,席上“状元红”是常客,这红彤彤的水果里装着的是沉甸甸的历史。
湖头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主要集中种植地有横山、埔美、高山、山都和后溪五个村,种植面积超2640亩,年产量1058吨、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荔枝树达200多棵。
产业联盟签约助力产销两旺
“我们号召荔枝产业村成立产业联盟,以合作共赢、互学互鉴的方式实现产业共富。”湖头镇副镇长陈松全介绍,将借助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和销售网络,突破湖头荔枝及相关产品线下展销的地域局限,打通线上销售新渠道,以破解农特产品“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
陈松全表示,该镇与泉州顺丰速运和安溪电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为湖头荔枝进一步开拓电商渠道和物流降本提效,大幅增加农户的收入。
活动现场,湖头荔枝发展协会会长苏亚如发出荔枝农产品质量倡议,为本地荔枝树立“品质为先”的发展导向,从源头保障农特产品竞争力。同时,依托协会资源,横山村与埔美村、高山村等5个村签约成立乡村共富产业联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荔枝产业资源共享、抱团发展,让更多村落融入产业链,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据悉,本次活动与顺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荔枝外销提供专业物流支持。从采摘、包装到运输,全程冷链护航,大幅缩短流通时间,最大限度保留荔枝的鲜度与口感,解决农户“运输难、保鲜难”的后顾之忧,让优质农特产品能够高效送达消费者手中。线上线下联动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让消费者能在展销会现场品尝、选购新鲜荔枝,还能通过电商平台一键下单,让“状元红”荔枝走进千家万户。
“小荔枝”也能成为“金果子”。湖头镇党委书记王文龙表示,此次荔枝文化月活动,通过“农特产品+协会+电商+物流”的协同发展模式,既擦亮了湖头荔枝的品牌名片,又搭建了助农富农的坚实桥梁,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共富写下生动注脚。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