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舒雯: 一杯铁观音,映出家乡情与奋斗路
本报讯 (记者章艺涵)“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只有经历过苦涩,才能品味到回甘。”2日,在祥华乡2025年“祥大师”杯春茶系列赛事颁奖典礼暨敬茶仪式上,勇夺今年全省高考文科榜眼的祥华乡白坂村学子詹舒雯,成为这场茶事活动的焦点。
活动中,詹舒雯分享感言,深情讲述安溪铁观音伴随自己成长的深厚情缘,以及在茶乡文化熏陶下的感悟,真挚的发言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詹舒雯的家坐落在佛耳山下。巍峨的青山不仅赋予她壮美的自然视野,更让她自幼沐浴在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中。1000多年前,开先县令詹敦仁置县清溪,重视文教,退隐祥华后于佛耳山结庐,开启安溪茶文化的辉煌篇章。
“常听父亲讲述,这沁人心脾的茶香源自詹公,是他让茶文化在此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如今每一杯茶,仿佛都带着千年的韵味。”回忆童年,詹舒雯眼中满是对家乡茶文化的热爱与自豪,茶香早已成为她生命记忆中最熟悉的底色。
“铁观音,几乎伴随每个安溪人的一生。”谈及安溪铁观音的精神内涵,詹舒雯有着独到见解。她认为,铁观音兼具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铁骨”,与平和圆融、亲切自然的“音韵”。它扎根沃土,奋力向上生长。
詹舒雯说,这种精神早已融入安溪人的血脉。一代代制茶人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让铁观音香飘世界;一代代安溪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实现安溪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逆袭。
在詹舒雯看来,铁观音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制茶工序,既凝聚着茶农的心血与智慧,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詹舒雯表示,“千揉铮铮骨,百焙圣妙香。一杯铁观音,映出天地,映出历史,映出人文,它的清冽连接着安溪与世界,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讲话中,詹舒雯也道出茶香赋予她的精神力量。“我感谢每一杯在清晨驱散困意的铁观音,它就像一位无声的伙伴,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奋斗的日子;我更要感谢脚下这片赐予我勇气与力量的安溪热土,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魅力,塑造了今天的我。”
即将踏上高等学府深造的詹舒雯表示,无论行至何方,家乡的茶香与铁观音精神都将是她永恒的乡愁、温暖的港湾和滋养前行的力量。“我将带着这份精神烙印,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未来学成归来,为家乡安溪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以下为感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场的父老乡亲们:
大家早上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言。我是詹舒雯,在今年历史类高考中取得了全省第二的成绩。这是我的成绩,却又不仅仅是我的成绩。没有老师的辛勤培育与谆谆教诲,我无法站在这里;没有父母的舐犊情深与默默守护,我无法站在这里;没有家乡祥华的文化滋养与安溪精神的熏陶,我更无法站在这里。园丁的浇灌给我力气,家人的托举给我勇气,文化的滋养给我底气。我的成绩,属于老师,属于父母,更属于这片土地。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她置县千年,辽阔敦厚,物产丰盈,慷慨无私,为人类提供寄寓身体的空间,又为人文的生发提供了沃土。一千多年前,我的宗祖、开先县令詹敦仁置县清溪,为政时德惠甚多,其重视文教,那开浚的清流便涓涓不息地流贯到了今天。而后他退隐祥华,结茅佛耳山,与清风为伴,与日月同眠,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他身居庙堂之远,却仍心系家国,上书劝闽王入贡归宋,使漳泉二郡免于战乱,有功于民。我家就在佛耳山下,每日瞻仰巍峨青山,缅怀詹公遗风,沐浴在如此的德泽中,我茁壮成长。每每望向佛耳山,我都会忆起詹公的清修砥节,那漫山遍野的茶香一如詹公永存的馨德。
小时候常听父亲言,这茶香源于詹公,是他将中原的茶种和制作技术带到清溪,教会百姓种茶、制茶、品茶,发展茶文化。今天的每一杯茶都有一千多年前的味道。铁观音,几乎伴随每一个安溪人的一生。她既有自强不息、坚韧不屈的铁骨,又有平和圆融、亲切自然的音韵。它忠实于脚下的土地,卯足力气向上生长。这种骨气也揉进了安溪人的血脉里,一代代制茶人精益求精,臻于至善,铁观音香飘海内外;一代代安溪人吃苦耐劳,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实现安溪从国家级贫困县到跻身全国百强县的逆袭。
千揉铮铮骨,百焙圣妙香。一杯铁观音,映出天地,映出历史,映出人文,它的清冽连接安溪与世界,也连接过去与未来。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苦后才能回甘。我感谢每一杯驱散我早晨时困意的铁观音,感谢脚下赐我勇气与力量的安溪大地。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我略有小成。如今我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出发。无论前路漫漫、人生百态,我都不会忘记这一口浓浓的铁观音,因为这是我的乡愁,我的亲情,我的力量所在。
最后,衷心感谢家乡政府、詹氏宗亲会给予我分享心得的机会。祝各位领导、来宾,各位父老乡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祝家乡安溪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