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人工智能暨数字化转型专题工作推进会:让县域产业拥抱AI

2025-06-24 08:42:07来源:安溪报

编者按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正深度重塑传统产业格局。18日,在人工智能暨数字化转型专题工作推进会上,泉州移动专家吴韦力和中国移动上海产研院CTO周振华,聚焦安溪产业智能化转型探索,分别作精彩主题发言。本报记者对两位专家的前沿洞见予以采访,为县域产业拥抱AI、实现跃升提供参考。

吴韦力:拥抱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

本报讯 (记者吴梅珍)“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它正成为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近日,在人工智能暨数字化转型专题工作推进会上,泉州移动专家吴韦力作《企业DeepSeek应用普及与行业案例》主题分享,其深入浅出的解析和生动案例,令在场企业家对智能化转型充满信心与期待。

作为安溪茶产业的“老熟人”,吴韦力透露,20年前就曾深入当地茶企调研。此次故地重游,他欣喜地看到安溪茶业在规模化、品牌化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

“面对新消费趋势和市场挑战,拥抱人工智能,是安溪茶企应对新消费趋势与市场挑战、实现新一轮跃升的关键。”吴韦力认为,AI将从品牌塑造、精准营销、降本增效、服务优化等多个维度,深度重塑茶产业价值链。

“利用AI多模态能力,能更好地赋能品牌建设与宣传。”在吴韦力看来,利用AI的多模态能力,可高效生成高质量的产品文案、宣传图片及短视频,并根据目标受众偏好进行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显著提升品牌传播效率和吸引力。

吴韦力认为,在开拓市场、寻找客户方面,AI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与挖掘能力至关重要。它能帮助茶企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分析竞品策略、精准定位潜在客户、预测销售趋势。同时,AI还可在供应链管理、客户信用评估等环节进行风险预警和优化,降低营销与运营风险,提升决策科学性。

吴韦力特别提到,茶企常面临大量客户咨询,尤其在电商和售后环节。部署AI智能客服系统,可实现7×24小时在线响应,快速解答关于产品信息、冲泡方法、订单状态等高频问题。“这不仅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缩短客户等待时间,更能释放人工客服去处理更复杂、更具价值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效率。”

周振华:降低转型门槛,提振企业信心

本报讯 (记者吴梅珍)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企业转型?活动中,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华东区域中心工业行业首席技术官(CTO)周振华作《数智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双引擎驱动转型升级》主题演讲,深入解析转型底层逻辑,并通过应用场景与案例展示技术落地的可行性。

针对安溪中小企业在转型中普遍担忧的成本问题,周振华指出,初期高昂的技术设备投入与短期效益难以显现之间的矛盾是主要障碍。他建议,破解之道在于树立同行业成功转型标杆,让企业切实看到效益提升;同时,需政府层面政策推动,如提供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实质性支持,以降低转型门槛,提振企业信心。

在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上,周振华特别推荐“小快轻准”解决方案。他解释,企业应优先选择规模轻量、部署快捷、成本低廉、功能精准的产品,能直击设备维修滞后、订单管理低效、生产故障排查困难等核心痛点。

周振华认为,这类轻量化的数字化工具能够有效应对诸如设备维修响应滞后、订单管理效率低下、生产故障排查困难等日常运营中的具体挑战,从而以较低的投入加快流程优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针对高端人才匮乏的短板,周振华提出双管齐下的建议。一方面,地方政府需推行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降低企业引才用才成本;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特别是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定向培养契合安溪茶业、藤铁工艺、光电等特色产业需求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型人才,为产业长远升级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内生动能。

【责任编辑:李霜茹】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