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两岸设计精英“论剑”藤铁工艺新图景

2025-06-20 09:14:16来源:安溪报

当传统藤铁工艺邂逅现代设计理念,会激荡出怎样的创新火花?16日,一场聚焦“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及未来设计创新发展”的海峡两岸设计与产业融合对接交流会在安溪戏曲中心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设计大咖、青年才俊、行业精英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创新、碰撞思维、激荡灵感。这场跨越两岸的深度对话,为茶乡传统藤铁工艺注入崭新的思想活力。

(记者章艺涵)

创新驱动,聚焦产业未来

交流会上,我县本土企业代表对创新驱动发展有着深刻体悟。福建兆淘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斯润认为,“创新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两岸同根同源,携手创新潜力巨大。”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有效提升安溪的设计能力,带动整体工艺的创新研发。

黄斯润特别提出“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理念。他指出,虽然公司产品目前主要面向市政和商业领域,但家庭用户才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他呼吁青年设计师聚焦家庭需求,“将藤铁工艺巧妙地融入家居装饰与日常用品,创造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产品,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尚卿镇副镇长阮学敏则从产业支撑角度,强调青年人才和材料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对接青年人才是藤铁工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县一直在努力搭建青年人才对接平台,未来还将通过举办交流活动、设计大赛等形式,满足产业发展对创新人才和产品研发的迫切需求,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交流中青年设计师对材料应用的探讨令阮学敏深受启发。他指出“设计师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尤其是藤铁工艺中多材质的融合创新至关重要。这能为产品赋予更多生活温度与实用价值。提升设计师的原创能力,是我们未来重点推进的方向。”

深度交融,共筑产业共生

本次交流会的显著亮点,在于促成两岸青年设计师与创业人才的深度互动与融合。来自台湾的设计创新专家带来独特的视角与宝贵经验,两岸青年的思想交锋精彩纷呈。

台北市工业设计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圣恩对此次交流会给予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既有安溪年轻企业家的实践真知,也有台湾青年工艺师和年轻品牌创业者的前沿探索,涵盖产业链全环节,为两岸青年设计师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流契机。”李圣恩表示,这次交流会意义非凡,不仅全面推介安溪藤铁产业的整体情况,还搭建起高效的沟通桥梁。

在李圣恩看来,此次交流活动打破地域限制,优化配置两岸青年设计资源,推动两岸设计产业共同繁荣。“两岸青年设计师共同探索藤铁工艺的多元可能,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李圣恩举例,台湾青年设计师带来更前沿的设计理念,与安溪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必将催生出更多既保留传统文化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佳作。

作为台湾青年艺术家的代表,竹工艺艺术家、纽约Fermin Gallery代理艺术家林靖格对安溪的藤铁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此行让我深入了解安溪的藤铁产业,尤其是藤这种在台湾较少使用的材质,令人倍感新奇与兴奋。”

“两岸青年设计师在材料认知与设计理念上各有千秋,通过深入交流,我们得以共同探索藤铁与竹等材质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台湾的设计思维嫁接安溪深厚的工艺基础,将为藤铁工艺注入崭新动能,这正是极具潜力的未来发展方向。”林靖格期待,未来能与安溪青年同行展开更具体的项目合作。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一场智慧与创意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化融合、共谋未来的崭新起点。业内人士表示,今后,我县藤铁产业将在两岸设计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持续推动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霜茹】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