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乡镇斗茶赛:评审革新推动茶叶生产变革

2025-06-10 08:48:18来源:安溪报

在我县,斗茶赛不仅是茶农切磋技艺的舞台,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试验田。在刚刚结束的春茶季中,祥华乡、感德镇等安溪铁观音核心主产区,通过审评办法革新与茶农生产方式变革的“双轮驱动”,为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创新动能,推动安溪铁观音向标准化、品牌化、生态化目标加速迈进。 (记者章艺涵)

评审升级 赋能好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春茶采摘一结束,感德镇就迎来2025年春季铁观音斗茶赛。本届赛事最大的亮点,是在传统感官审评基础上,创新引入理化指标检测,为茶叶品质比拼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据了解,赛事采用“感官审评为主,理化指标为辅”的全新审评办法。在延续传统审评的基础上,首次增加理化指标检测,对金、银、铜奖7个候选茶样启动“科学体检”。赛事引入茶黄素、水浸出物、茶氨酸和儿茶素等安溪铁观音健康品质关键成分指标测定,力求全方位剖析茶叶品质。

“引入数据支撑后,比赛结果更令人信服。优质铁观音的品质有了精准的量化呈现,我们茶农心服口服。”参赛选手王剑育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我县首次将理化指标纳入评审,是安溪科技赋能茶产业的探索性突破。县茶业发展中心主任林清杰认为,此举意义深远:一方面,能以更直观、科学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示安溪铁观音品质,增强市场信任度与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引导茶农、茶企更精准认知自身茶叶品质,针对性优化生产环节。

赛事组织形式的变革同样引人注目。我县各乡镇明确限定参赛主体,要求仅合作社、家庭农场、茶庄园或茶叶企业方能参赛,茶农需依托集体名义报名。

“这种组织化参赛模式,如同‘黏合剂’,有效整合分散资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认为,新的组织形式倒逼茶农摒弃粗放种植,迈向标准化生产,显著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赛事奖励机制也实现了同步升级。祥华乡在奖金之外,还向获奖者奖励图书,深度融入我县“一城三香”城市文明品牌建设;感德镇则将获奖茶样用于重要茶事活动品鉴,让更多人领略其独特风味。

“如今的赛事,已超越单纯技艺竞技,成为产业政策的重要传导器和推动安溪茶产业升级的有力杠杆。”王小鹏表示。

引导生产 倒逼茶业全链条品质管控

将理化指标创新性纳入审评的斗茶赛事,不仅让茶叶评审更加科学精准,更倒逼茶农强化从茶园管理到制茶工艺的全链条品质管控,推动安溪茶产业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如今,在我县各大茶庄园和制茶作坊里,“理化指标”已成为茶农们热议的话题。不少茶农深刻认识到,要想理化指标检测环节取得高分,就要选择茶园管理好、按照传统工艺发酵足的茶叶来参赛,这直接激励其在茶园科学管理、制作技艺提升上下功夫。

祥华乡2025年“祥大师杯”春季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斗茶赛参赛选手陈秋英便是其中代表。“理化指标中的科学数据,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茶叶的优势和不足,能够精准指导我们提升茶叶品质。”陈秋英表示,在今后的茶叶生产中,将更严格把控从种植到制作的每个环节,力求做出品质更优的茶叶。

感德镇洋岭韵家庭农场负责人苏进林,对理化指标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理化指标与制作工艺、茶园管理密不可分。在制作工艺上,做青环节发酵度要够,茶叶中的茶黄素含量才会比较高;在茶园管理上,要大力推行生态管理模式,让茶叶在自然、健康的环境中生长。只有这样,茶叶才能充分展现出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面对赛事对理化指标的新要求,我县茶农们也是积极求变,不断优化工艺和茶园管理。感德茶农苏进林记录晒青时长、摇青转速、发酵程度等参数,总结出“看天做青、看茶做青”的标准化流程;祥华乡茶农詹双海则采用“稀植法”科学管理茶园,使得制成的茶叶滋味醇厚,市场价格实现了翻倍增长……

“科学评审不是终点,而是产业革新的起点。”县茶管委办公室主任陈志明表示,我县将启动“专家讲茶王”专项行动,邀请行业权威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态种植—精准加工—品质解析”全链条技术培训,同步建立面向消费者的“好茶科学标准”传播体系,全方位重塑安溪铁观音的高端形象与市场信任度。

从斗茶台上的“数据较量”到茶园里的“科学种植”,我县正以“双轮驱动”破解产业升级密码。这场始于赛事的变革,正在勾勒出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图景,驱动我县茶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未来,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安溪样本”。

【责任编辑:李霜茹】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