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自播 云端下单“现制现卖”
本报讯 (记者章艺涵)“家人朋友们,这批茶青是早上采的,叶片肥厚,做出来的茶才有‘观音韵’。”眼下正值春茶季,感德镇茶农陈秀兰举着手机开启直播,镜头聚焦在刚采摘的铁观音茶青上。随着她生动的讲解,弹幕瞬间被“求讲解安溪铁观音!”“已下单”等留言刷屏。
手机正成为茶农的“新锄头”,这是我县茶产业借助新媒体东风,兴起“源头直播”新风潮的真实写照。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不少茶农在自家的茶园、制茶坊等场所搭建直播间进行直播带货,砍掉中间商后,茶农利润得以提升,消费者能够以更低价格喝到正宗铁观音。
茶农变主播,田间地头架起“云上茶铺”,这场由数字技术驱动的产销革命,正让我县茶产业焕发新生。
这种“现采现制现卖”的创新模式,让陈秀兰的春茶预售额同比翻番。“以前茶商收茶一斤压价到60元,现在直播间能卖到200多元,还总被抢空!”陈秀兰指着满屏订单截图笑道。更让她惊喜的是,70%的订单来自老客户推荐,“客人看着我们种茶制茶,就像在云端认养了专属茶园。”
茶农们不仅在直播间实时展示采茶、制茶过程,还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热门平台,精心制作并发布茶叶生产加工的详细流程、优雅的茶道展示以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才艺表演等相关视频,以多元形式吸引消费者关注,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进而带动茶叶销售。
如果说茶农们用“茶园即直播间”的草根智慧打开了销路,那么安溪铁观音大师刘金龙则以“大师自播”的匠心IP,将源头直播推向了产业升级的新高度。
“传统铁观音讲究‘天、地、人、种’四绝,现在还要加上‘网’这一环——直播间的茶友都是见证人!”每晚九点半,刘金龙便准时出现在自家基地的直播间,端坐在直播间中央的茶桌前,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即将售卖的各类安溪铁观音产品。
刘金龙的直播间宛如一座“安溪铁观音科普馆”。直播中,只见他一边详细介绍产品特点,从茶叶的产地环境、采摘标准到制作工艺,无一不细致讲解,一边耐心解答网友关于茶叶冲泡、保存等方面的问题,让消费者深入了解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
“这种‘自产自播’模式彻底重构了产业链价值。”在刘金龙看来,传统销售渠道中,茶叶价格经过层层加价后,消费者购买价格往往是茶农售价的3-5倍,而现在通过源头直播,茶叶直接从茶农的枝头送到消费者的舌尖,实现“点对点直达”,砍掉了中间诸多环节,价格可以降低50%以上。因此,消费者能更快地品尝到原产地的正宗好茶。
“数字赋能不仅打开了销售新通路,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产销信任机制。”业内人士表示,云端可视化生产让消费者眼见为实,大师IP强化了品牌认知,这种“品质看得见、文化听得懂、消费信得过”的生态,正推动安溪茶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随着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从茶园管理到质量追溯的数字化体系日渐完善,传统的安溪茶产业正在数字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品质为王 优质毛茶引发抢购潮
本报讯 (记者黄梁山)春茶采制期间,祥华乡珍山村永全茶场里弥漫着阵阵新茶的清香,不少茶商围坐一起交流行情,等候茶叶出炉。
“春茶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好天气下生长的茶青品质上乘,炒制出来的茶叶香气、口感更出众。”来自漳州的茶商李先生早已经在这里等候,他坦言,这几天天气好,茶叶品质肯定拔尖,虽然早早地预订,还是第一时间赶来,就怕来晚了被别人抢了好茶。
茶场负责人陈永全正穿梭于杀青、揉捻车间,不时查看温度。“好天气配上鲜嫩茶青,今年春茶香气和回甘度更足。”他话音未落,当天首批茶叶新鲜出炉,茶商们立刻围拢上来。
李先生熟练地抓起一撮茶叶,凑近鼻尖深嗅,又取样品鉴,“兰花香浓郁,茶汤透亮,正是我要的好茶。”确认品质后,他与谢先生、张先生等茶商迅速敲定价格,这批毛茶最终以每千克2000元被“瓜分”。
近年来,我县依托传统制茶工艺与生态茶园优势,将“老手艺”与“好生态”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品质不断提升,去年秋茶季,优质毛茶每千克达到3000元;今年春茶上市,每千克2000元的高价同样引发抢购热潮,茶商甚至提前数月预订、驱车数百里只为争购头茬好茶。陈永全透露,目前他卖到千元的毛茶已经有100多千克。
眼下安溪铁观音春茶已全面上市,全县各乡镇的茶农们纷纷利用晴好天气,积极抢抓春茶采制工作,而在各乡镇的茶叶市场里,买茶卖茶的人络绎不绝,茶市很是火热。茶商林亚明这季计划收购茶叶10万千克以上,他表示:“今年春茶质量优、市场俏,客户以安溪龙头茶企和省外客商为主,收购价较往年明显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安溪铁观音的持续走俏,既源于消费市场对高品质茶叶的刚性需求,也得益于当地政府与茶农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生态种植的推广。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健康生活理念普及,茶叶消费正从“日常饮品”向“品质享受”转型;生产端则呈现“精耕细作”的趋势。茶农与企业加大有机种植、生态茶园建设投入,运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土壤与病虫害,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同时在加工环节引入现代化设备与传统技艺结合的模式,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直接推动了高端茶产量的增长。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