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创 青年人才解锁新茶饮密码
本报讯 (记者黄梁山)25日,安溪县“墨赞杯”新茶饮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安溪茶校火热举行。从近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15名青年选手齐聚一堂,围绕安溪铁观音在新茶饮中的创新应用展开激烈比拼,为安溪茶叶注入青春创意。
本次决赛设置高难度实操考核环节,选手需在45分钟内,以安溪铁观音为核心茶底,分别制作一杯创意鲜奶茶和一杯创意鲜果茶。5位来自全国新茶饮业界资深饮品研发师组成专业评委团。他们手持评分板,穿梭于操作台间,从操作规范、造型设计、口味体验及商业落地性等多维角度进行严格考评。
赛场上,选手们手法娴熟,茶香与果香交织,不断碰撞出新颖的味觉火花。这场融合速度、技艺与创意的挑战,全面检验选手对铁观音茶性的理解、风味调配技巧以及饮品美学的呈现能力。
“我们不仅关注饮品的味觉体验,更看重其市场推广潜力。”作为此次比赛特聘评委,深圳市茉莉奶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牌研发总监庄旺益对选手们的出色表现感到惊喜。他认为,有的选手将铁观音与热带水果结合,创造出清新独特的风味;有的选手精准把控茶香与奶香的配比,带来极具震撼的口感,这些作品已具备推向市场的实力。
紧张的实操结束后,选手们依次登台答辩,围绕作品的创作理念、灵感来源及市场定位展开精彩阐述,将幕后的巧思与创新思路一一呈现,让现场观众深入了解每杯创意饮品背后的故事。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泉州的选手吴天豪凭借出色的创意和稳定的发挥摘得桂冠。钟雪花、蓝雅诗2位选手以出色的赛场表现,斩获二等奖;林东伟、黄宏欣、洪瑶新3位选手荣获三等奖。
“铁观音香气层次丰富,水温、浸泡时间的细微差异都会影响风味。”吴天豪在分享经验时坦言,如今,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力军,他们追求个性、新颖的消费体验。因此,做茶饮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市场,要尝试用一些比较亮眼的方式呈现作品,既要保留传统茶饮的韵味,又融入时尚元素,才能成功抓住年轻消费者对颜值与口感的双重需求。
为激励更多青年投身新茶饮行业,赛事设置丰厚的荣誉表彰。一等奖获得者被授予“安溪县五一劳动奖章”和“安溪县技术能手”称号;二等奖获得者荣获“安溪县金牌工人”称号;三等奖获得者被评为“安溪县青年岗位能手”。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赛吸引众多非安溪籍选手参与,占比达三分之二,涵盖调饮师、茶企研发人员、茶饮创业者及返乡青年等群体。团县委副书记李娜峰表示,举办大赛旨在通过“以赛促创”模式,为青年搭建技能展示和创业孵化的平台,推动新茶饮行业人才培养,激活传统茶产业年轻化转型动能,在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技艺传承等方面实现突破。
近年来,新式茶饮市场蓬勃兴起,带动茶叶原料的需求量大幅提升。为抢抓这一风口,我县以前瞻性的目光,积极布局新式茶饮原料市场。
在人才培育方面,我县通过举办新茶饮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训”挖掘优质人才;成立安溪县新茶饮人才培育基地,联合安溪茶校、职业院校开设定制化课程,从茶叶品鉴、饮品研发到门店运营开展全链条培训。
在产业赋能方面,组建安溪县新茶饮产业链发展促进会,整合原料供应、包装设计、品牌营销等上下游企业资源,推动形成“茶农种茶—企业加工—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闭环,助力传统茶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这场新茶饮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艺的较量,更是安溪铁观音在新时代吹响的创新号角。未来,我县将以破局者的姿态,在新式茶饮赛道上奋勇争先,为新式茶饮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更多惊喜与可能。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