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党员干部要始终怀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敢担当、善作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办好群众心上事,解决群众烦心事、忧心事和揪心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能力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基层干部只有在思想上提高,才会在困难挫折面前“乱云飞渡仍从容”“千磨万击还坚劲”。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也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基层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要始终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之以恒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厘清其理论品格、把握其思想精髓,从学习中增知识、找方法、提本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解忧的“技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把做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政绩重要标准”。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发,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拿出“钉钉子”的精神,直面问题“一竿子插到底”。在处理群众矛盾时,要准确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高度重视群众的评价和反馈。同时,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始终保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念,厚植为民情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办实事”成为工作中的主旋律,推动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
落实为民之举,为民办实事要见实效。党员干部要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不能一味地追求“显绩”,也要重视那些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潜绩”,多一些责任与担当精神,才能勇接“最烫手的山芋”、勇挑“最沉重的担子”。党员干部应当常怀为民之心、勤思利民之策、笃行惠民之举,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为群众多想一步、想深一层,把群众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处理,在“细”处着力、在“小”处作为、在“实”处见效,干出质量、干出口碑,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志把问题难题解决到底,实实在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真正以群众微笑和幸福生活为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份“情”的背后,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热情,是情系百姓冷暖的温情,是事关“国之大者”的民情。美好生活在路上,把群众心上事当成上心事,切实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积小胜为大胜,护小家为大家,人民的美好生活就会更加多姿多彩。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