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纠治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这种信任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坚实底气。同时,人民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也是党执政的重要支撑。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至上,持续不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紧扣群众需求、突出民生导向,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遏制腐败充满信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尚未完全绝迹,对人民利益的威胁和损害仍时有发生。群众事无小事,人民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考验着监督执纪问责的及时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凡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确保群众反映问题都能得到公正处理,群众急难愁盼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合法权益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不正之风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作风漂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办事的效率和体验。同时,一些党员干部追求享乐和奢靡的生活方式,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氛围。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要持续整治在服务项目建设、推进重点工作、解决民生诉求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之一。腐败不仅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还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反腐得民心,要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