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显微镜”下的监督 助力餐桌安全新高度

2024-09-09 11:00:03来源:安溪县纪委监委

浙江杭州7·14统一方便面吃出异物;2024年北京食品安全大检查,库迪咖啡、奈雪的茶、正新鸡排等因食安问题被通报;“硫超标”枸杞又被曝出。网络时代的信息更迭,全国人民都是积极的看客,堪比“显微镜”式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深刻影响着公众的健康与信任,然而痛定思痛后,改而复发,食品安全仍然是当前敏感且脆弱的公众问题之一。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利益的驱使。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不法商家为追求更高利润铤而走险,为降低成本而牺牲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更是层出不穷,用运输煤油的车辆来运输食用油,更是车主或挂靠车企为了节省清洗罐的费用而采取的极端措施;监管的不到位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尽管国家层面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考虑得不能说不周全细致,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深入发现潜在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全民参与,但现实中,很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更有甚者,放任自己成了销售者或者消费者一环上的参与者。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如何在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责任担当,求真务实保障餐桌安全的监督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发挥职能的重中之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一框架下,食品安全作为民生之本,其监管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成为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纪检监察机关需深刻理解全会精神,将餐桌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健全与高效。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餐桌安全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应加强对食品监管领域的监督,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对任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其次,要推动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跨部门协作,提高监管效率。此外,纪检监察机关还应加强对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廉洁教育,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食品供应链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问题的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介入,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也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要进行严肃追责,确保监管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同时倒逼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食品安全共治格局离不开广大“社会群众”的支持,注重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有利于形成“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浓厚社会氛围。

通过深化理解全会精神,创新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公众参与,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构建更加安全、健康、可持续的食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