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频道

东坑看绿记

2022-11-18 16:29:40来源:


□吴奋勇

我第一次到祥华的时候,惊诧于东坑的绿了。

祥华乡在安溪的西部边陲,是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东坑村在它的东南部,系福建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

是秋天了,骄阳依然似火,内安溪的山风无比清新,恩赐我们凉爽和惬意。行走在村里,是一种享受,因为这里的绿铺天盖地,汹涌澎湃。

就在一座瓦房前,一位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浇水。三角梅、富贵竹、金银花、秋海棠……这些长在瓷盆里的花草似乎善解人意,伸展着劲枝,舒展着密叶,簇拥着繁花,跃跃欲试。一盆又一盆,一棵又一棵,还有葱蒜、小白菜。房前屋后就是小花园,一个又一个,绿意盎然,扮靓乡村新画卷。真的是,播下一粒种子,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片姹紫嫣红。

站在他家门口,我放眼望去。群山环绕,山峦叠翠。公卿溪缓缓地穿过村庄,两岸田畴碧绿,茶香人家就在它们中间。

沿着溪边走。路是山石铺就的,不时可以看到缝隙间长出不知名的小草,甚至搅乱我的脚步,我不忍心践踏这些顽强的小精灵。溪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由游弋。同行的张老师告诉我,他们村里禁止人们电鱼、炸鱼,但可以垂钓。村民都很自觉遵守,有的村民还买来鱼苗“放生”。

抵挡不住诱惑,我的目光在寻找小路,奢望“临溪濯足”。“吴老师,你看,这些淮山的叶子间长着灰褐色的小果实。为什么呀?”他们知道我在学校里是教生物的,又来考我了。我不敢怠慢,回头一看,我也蒙了。张副主任利索地跳进田里,和一堵“绿墙”站在一起,然后说:“大家再看看,这不是淮山,是山药!”我们都呆住了。眼前这植物,卵形的叶子,环生在带紫的茎上,藤蔓繁茂,由木棍支撑着,和在别的地方见过的并无二样。他认真的讲解,才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淮山和山药真的不一样,特别它的质地和药用价值。此时我拍了六张照片,发了一条微信。照片里是山药长在泥土上的“雄姿”,还特写了那些圆圆的小“疙瘩”,十分的显眼。我说,我和它们是有故事的,“山药茗村”很美!朋友们说,山药的味道更佳。

不远处的田地里挺立着已被捆绑的一把把稻草,像在站岗放哨,就像是稻田里的守望者。红米稻谷刚收成,田地闲着,待来年深耕。红米和山药隔年轮番耕作,确保两者的品质,相得益彰。其实,我更愿意在暮春的时候,亲临此处欣赏绿油油的稻田,甚至下田薅草!

“来!来泡茶。”有人喊我,美美的声音。他说他在县城儒家茶业的总部见过我,知道我是老师,还说我还教他怎样教育孩子。其实,我都忘记了。“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吃茶去!他家的茶桌是实木大板,金黄发亮。墙上挂着一幅“诚信赢天下”的书法作品,旁边有一个书架,上面有不少的书和几个小葫芦,还有一个足足有十公分裂开的松果。我发现有一本我参与编辑的《安溪人笔下的安溪》,我的眼睛亮了起来,欲言又止。他说茶是他自己初制的,茶园管理采用了“自然农法”。我呷了一口,脱口而出:“好茶!”他告诉我,一定要到东方美茶庄园看看,那里树草共生,茶园墨绿,梯壁留草,梯层整齐,还可以登高望远。我点了点头,那天下午本就有这个采风点。

走出他家,我站在一棵老枫树下,用手机百度“绿盈乡村”,初步熟悉它。“绿化”“绿韵”“绿态”“绿魂”,这些词语在东坑的绿水青山间舞蹈,上升。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山,清清的水。在整洁的村里走了一圈,和绿色撞个满怀,绿色是东坑的底色和希望。

我第一次到东坑,不仅仅惊诧于东坑的绿了。生态美,百姓富,“两山”理念焕彩。东坑人用行动和远识描绘“三千人共建共享乡村大庄园”的金色愿景。


【责任编辑:白沧海】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