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脱贫战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调研期间,同居民们亲切交流时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即将赢得脱贫攻坚战完全胜利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脱贫战线拉得再紧些再稳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全力让56个民族十三亿同胞携手迈向共同富裕。
要保住“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减贫底线,缔造“繁花似锦”的小康生活。“只要有一个地域贫困,就不是‘小康’;有一个民族苦厄,就不算‘全面’。”要在全国各族人民当中,彻底抓好减贫落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回头看”,推动协同作战、整改到位,确保补齐短板、巩固成果;要集中力量抓“六保”促“六稳”,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牢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基石;要全面增进各民族的民生福祉,以深化厕所革命、全面开展旱厕整治等作为突破口,结合乡村清洁行动,为全国上下各族群众缔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繁花似锦的小康生活。
要抓牢“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战贫长线,广开“四通八达”的致富门路。“只有各族人民‘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和睦、共同发展,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才能遒劲挺拔、枝繁叶茂。”要坚决厚植战贫力量,健全人才库,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引导、动员全国各地高校智库、企业家、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线献智献力、建功立业;要建立项目库,以实际实效项目为抓手,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帮助各族群众脱贫增收、同奔小康;要完善政策库,出台更接地气更切合实际的脱贫政策,让各族群众、扶贫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更好地运用政策实现致富目标。
要筑强“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脱贫高线,缔造“全面振兴”的大美家园。“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要不断总结脱贫经验,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全国各地广大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让他们主动脱下“皮鞋”,换上“胶鞋”,下到脱贫攻坚最深处,落到乡村振兴点子上,亮出看家功夫、采取科学办法,打赢脱贫硬战、迎接小康胜利;要坚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多方发动形成合力,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确保全国各族群众长效脱贫、乡村长期振兴;要坚持创新创造,深挖各方潜能、主动抱团发展,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多推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多打造民族特色品牌,让乡村振兴效益更加突出、有效。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所盼,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以行胜于言的工作态度,真正地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才能确保“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交出令全国各族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陈德进)
安溪频道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频道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频道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ax23286000@163.com
